來源:北極星大氣網
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發布消息顯示,3月14日,內蒙古包鋼500萬噸球團帶式焙燒機脫硫脫硝提標改造項目在檢修作業中發生火災,造成7人死亡。內蒙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3月22日對包頭“3·14”較大生產安全事故進行了通報(下稱《通報》)。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4年來,火力發電、冶金、有色、建材等行業脫硫塔“引火上身”已累計超40余起。以火電行業為例,一次次血的教訓,在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也讓本就處于經營寒冬期的煤電企業雪上加霜。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煤電深調已是常態,機組低負荷運行對脫硫塔等環保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負擔更重,檢修也更頻繁。在此背景下,如何避免煤電煙氣脫硫塔著火事故再發生?
防腐材料很難既滿足性能要求又造價低
“煤電煙氣脫硫塔著火,用屢見不鮮形容并不是夸大其詞,特別是近20年來時有發生。”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朱躍告訴記者。
據介紹,脫硫塔是煤電環保設施之一,用以吸收煤電運行中排放的酸性氣體。由于酸性氣體對鋼材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所以必須對脫硫塔內襯進行防腐蝕處理,相當于刷漆成為“搪瓷盆”。當前主流的內襯以玻璃鱗片為主,但這種材料極易燃燒。
“脫硫塔運行期間內部濕氣重不會著火,火災一般發生在施工期和檢修期。比如在施工期,刮鱗片作業時會產生大量的可燃氣體,任何一點火星、靜電都會引爆這些氣體;基建改造和停工檢修時,丁點火星、焊渣也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從事煙氣脫硫的技術人員王先生向記者進一步解釋。
那么,有沒有既滿足防腐性能要求,又滿足施工動火時不易燃要求的防腐材料?朱躍指出,可用防腐耐磨性能更好且阻燃的納米陶瓷代替襯膠或玻璃鱗片,“但納米陶瓷造價高,‘良幣’往往競爭不過‘劣幣’,以致目前未能推廣使用。”
“還有一種解決方案,就是把‘搪瓷盆’換成通體‘不銹鋼盆’,更安全堅固,但造價也更高,因此我國目前使用通體不銹鋼脫硫塔的項目也是屈指可數。從防腐材料的技術水平角度看,很難實現既滿足性能要求又造價低,因此需要施工方強化規范操作。”王先生說。
環保設施改造已成安全生產監管漏點和盲區
實際上,脫硫塔防腐蝕原本并不復雜,然而相關事故卻時有發生,業內更傾向于將其歸結為“人禍”。
上述《通報》直指包頭“3·14”事故中相關行業安全生產工作存在許多問題,“環保設施改造項目已然成為安全生產監管的漏點和盲區,項目委托方和承包方安全履責不到位,危險作業審批、施工等環節存在漏洞,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的重點問題和重大隱患排查整治不實、不細。”
朱躍分析指出,總結近幾年同類事故原因,主要是施工單位未采取必要防護措施所致。按相關要求,在對吸收塔系統施工時,應在現場鋪設防火氈、放置滅火器,同時應安排監護人員密切防護、保證合理的安全半徑等。“如果能夠做到這些,這些火災事故大概率不會發生。但遺憾的是,相關安全施工規定常常被‘束之高閣’。”
另有不愿具名的專家進一步指出,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還是安全管理不到位,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特別是小隊伍層層分包,安全意識淡薄,無作業現場安全交底、無檢測手段、無風險識別和防范能力。”
除此之外,不少業主單位為了趕工期而進行交叉作業也會導致火災。“防腐工藝一般有四個流程,分別為除銹噴砂、涂底漆、刮玻璃鱗片膠泥、涂面漆,每一個流程結束后才能進行下一個。但前幾年不少業主單位為了搶工期,往往這個工序還沒完成就開始下一個,這是極不規范的。趕工期與施工期限相關,一般前期審批等流程耗時很久,業主單位催得又緊,這單要不趕一趕下個單子就沒了。”王先生說。
脫硫系統火災“完全可以預防”
如何防止此類事故再發生?王先生指出,從近幾年的事故案例看,除作業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外,也和事故單位沒有系統的安全防范標準和管理導則等密切相關。
《通報》在總結包頭“3·14”較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立即開展尾氣治理環保項目專項檢查,深入排查火力發電、冶金、有色、建材等行業企業的尾氣治理環保項目情況,一并全面排查治理類似隱患和問題。要切實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監督企業認真吸取事故教訓,立即組織開展全員安全警示教育培訓,全面強化企業安全管理,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水平。
《通報》同時指出,政府部門要認真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將安全生產工作作為行業領域管理的重要內容,從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法規標準、行政許可等方面全面加強相關工作,“高度關注環境治理第三方介入新的建設、運營模式的安全管理問題。”
具體到現場作業的規范操作,“施工單位應依據國家相關安全管理標準和上級單位的防火安全管理經驗,總結出火電廠脫硫系統在檢修、技改施工階段的一些通用防火措施,并真正落到實處。”上述專家指出。
如在防腐作業期間,防腐區域周邊十米范圍內及其上下空間應嚴禁一切動火作業,只允許進行防腐施工;非防腐作業期間,吸收塔、煙道等防腐區域是一級動火區,所有動火作業須按一級動火級別管理,新建、改造、檢修環保設施過程中應在煙囪入口煙道加裝安全設施,防止環保設施發生火災時對煙囪產生影響。
“只要嚴格執行并落實各項防火安全管理措施,脫硫系統的火災是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的。”上述專家說。